时光荏苒,白驹过隙。1989年,我们这几个怀揣着法治理想的年轻人先后通过毕业分配、招干、调干、部队转业安置等不同渠道,踏进了岳西法院的大门。俯仰之间,我们已在法院这个大家庭中工作、生活了三十一年。在今天举行这个颁发最高院荣誉念章仪式上,我作为代表发言,深感荣幸。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六位受表彰的人员对在座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各位嘉宾,并对历届领导、同事、朋友,表示最诚挚的感恩与感谢!是大家的关怀、帮助、鼓励、扶持,让我们能够从当年的青涩与懵懂,走到如今的坚毅与沉稳。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谢谢、谢谢您们!
还请允许我代表六人表达我们的光荣与自豪。三十年沧桑岁月,我们用青春诠释对法律的信仰和忠诚;用行动宣示对法院的热爱和坚守;用初心守护着司法的公平和正义。风来过,雨来过,风雨之后,我还是我!今天这枚荣誉天平奖章是对我们青春年华最珍贵的褒奖。我可以自豪地宣告:三十年筚路蓝缕,三十年天平守护,我们青春无悔!
如果还要谈谈感悟,我确实茫然,也不知从何说起。必须要说点什么,那我就不揣冒昧,就当下怎样做好法官职业的两个重要点,与大家做简单交流与分享。
其一、法官最首要的是要有悲悯情怀。伟大哲学家康德说“世上只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培根也在《论法律》中说,“以无情的目光论事,以慈悲的目光看人。”这两句纯净而深邃的格言,打动了每一个初入法律殿堂人的心灵。是啊,崇高的道德准则和慈悲的心肠才是最好的法律。为法官者,不仅要有法律信仰,还要心怀悲天悯人情怀。悲悯情怀也就是司法良知。法律不外乎人情,背离常情常理的法律决不是良法,背离常情常理的法官决不是好法官。法官的品格是正义的保障,没有情怀的法官充其量只是司法民工而已,甚至沦为残忍的人。法律是利器,是双刃剑,唯有执法者心怀悲悯,它在司法良知的脉脉温情中得以润化,做到人和事,各得其处,两不相伤。可以说,司法良知应该是法官的人格底色,一份优秀的裁判结果必然是法律规则和司法良知交互发挥作用的结果。
其二,法官要保有快乐工作心态。当下案多人少的矛盾突出,法官超负荷工作,信访及网络舆情突发、多发,加之各种考评指标多,各种惩戒措施多,法官工作及心理压力山大,说法官是刀尖上的舞者毫不夸张。而且法官职业注定缺少鲜花与掌声。在这样的背景及现实下,我们只有修炼自己,注重养心与心养,保有快乐工作心态,做到正心、静心、忍心、清心,怀孔夫子的“君子之伤,君子之守”,以得养怡之福,永年之寿。否则,怨天尤人,身心俱疲,恶性循环不已。所以说,案牍固然劳形,我们需快乐面对,以利于身心与事业,各安其所,两相谐和。
前面我分享的两点感悟,是我经常与年轻同志交流的话题,真正的养成与践行,我们会一直在路上。
刚才我们领到的荣誉天平纪念章璀璨夺目,其实也是我们的人生坐标,她将我们的人生划做了两个阶段,标志着我们青春奋斗的上半场已落下帷幕,但也是我们老骥伏枥下半场的起点,或者说生命的新起点。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会更从今日惜年华,奋斗不止!
最后让我以刘禹锡《浪淘沙》诗一首,与诸君共勉: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谢谢大家!